胶东邮史专家王景文二三事
王景文,1931年出生,山东黄县人,1953年入党,现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会士,山东省集邮协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中国解放区邮票研究会研究员、全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现与老伴居住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王老在集邮和收藏界的名望在圈内是有名的大咖级人物,报纸、电视、各种新媒体上关于王景文老先生在集邮和收藏方面的新闻报道非常多,我们这次采访更多关注的是王老的其他故事。
“小孩老师”
1937年,抗战全面打响,学校停课,刚上了几天学的王景文开始了自学之路。那个年代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带有文字的东西都属于稀缺资源。他小小年纪就对文字有着极大的兴趣,利用各种机会寻找书或者带有文字的东西来读,甚至地上有带文字的废纸片他也一定捡起来读一读并保存起来。13岁时,王景文加入了村里的儿童团,由于认字多,很快便成了儿童团的团长,14岁时又当上了村里学生救国会的主任。1945年日军投降后,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农村文盲过多的问题,需要选拔一批年轻的老师,教人识字。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老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活,还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小孩儿老师”。
第一块手表
1954年,王老结婚了,爱人戚力群也是一名教师。那时候刚建国没几年,战争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废墟和贫穷。王老当时的婚房就是村里一位老乡的磨坊。二人婚后一年办了一件轰动四邻八舍的大事,买了一块手表。战争的缘故,学生上学没有集中的场所,不同的年级、班级的课堂分散在各个老乡家的“大宅子”里。没有钟表,无法校对时间,给只凭感觉控制授课时间的王老夫妇造成了很大困扰。俩人商量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买一块手表。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手表属于奢侈品,俩人省吃俭用又东拼西凑的借了钱终于托人买到一块手表,这块手表成了俩人婚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唯一贵重的物件,更重要的是有了它,老师们可以“准时”的穿梭于各个“大宅子”了,学校从此有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八十多岁的电脑达人
进入王老的家,首先看到的,就是屋里的书架,光是客厅里就好几个书架,每一个书架里,都放了满满的书。除了书架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就是王老的那套专业电脑设备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手写板、探头、音箱、标准的电脑桌椅,眼前这配置你很难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链接”起来,直到王老向我们展示他如何编书的,并熟练的运用各种软件程序,那虽不灵动的手指,每准确的敲击一下键盘,就刷新一下我对世界的认识。读书、编书这已经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王老的一种习惯,为了保持与外界畅通的交流,他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媒体手段。
采访手记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学期已过多半。原定于周五的采访,也改到了周一进行。在这次采访过程中,又小小的被两位老人之间的默契感动了。王爷爷分享他的故事,老伴戚奶奶则在旁边偶做补充,两人意见稍有不同之时也会相视一笑各自退让,这也刷新了我对爱情的认知。
缘分可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更是惊奇的被告知,同样接受过我们采访的孙佑杰老人居然是王爷爷曾经的好友!且老人之间因居住场所的变动,早已失去联系。愉悦的气氛中,我们留下了孙爷爷多年未见好友的的联系方式。看吧,世界真的很奇妙!